8月5日,廣東省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院校錄取工作全面結束。這意味著今年首次實行的平行志愿,有了明確結果。省教育考試院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考生第一志愿組投檔率明顯提高。其中,“一本”院校第一志愿組投檔率高達95.2%,“二B”院校第一志愿組投檔率也達到80%以上,比去年提高了20多個百分點。
無論是“一本”院校,還是“二B”院校,投檔率都有提高,從這點來說,平行志愿確實顯示了成效。但值得關注的是,平行志愿并非“一碗水端平”。筆者以為,平行志愿正在院校之間,產生“馬太效應”,分化現(xiàn)象更加明顯。
在平行志愿下,“一本”院校受惠最多。今年名?!皵鄼n”現(xiàn)象幾乎一夜之間消失。在省內院校,中山大學依然是“總分冠軍”,華工則錄取到“史上最佳”生源,去年曾經“遇冷”、意外斷檔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,今年打了個漂亮的“翻身仗”。北大、清華、復旦等知名省外院校紛紛增加在廣東省的招生計劃數(shù)。其中,北京大學文理科原招生計劃28名,實際招生93名;清華大學原招生計劃36名,實際招生132名?!耙槐尽痹盒?偣苍黾恿?000多個計劃。
與“一本”院?!耙黄鸺t”的形勢相比,省內多數(shù)獨立學院和民辦學院依然延續(xù)去年“頹勢”,大多“吃不飽”。有的院校第一次投檔人數(shù)僅為計劃招生人數(shù)的1/12,其中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在“二次征集志愿三次錄取”后才終于“吃飽”。平行志愿下,“馬太效應”不僅出現(xiàn)在不同批次之間,同一批次也會出現(xiàn)“冰火兩重天”的現(xiàn)象。今年“二B”院校中,三所“珠海系”高校和兩所“中大系”高校最熱,第一志愿組投檔數(shù)就已超出計劃數(shù),而“從化系”、“花都系”、“增城系”的高校則相對較冷。
隨著平行志愿未來向專科層次推進,“三B”類院校也將受到“馬太效應”的影響,部分民辦高校將面臨生源危機。無論“二B”院校還是“三B”院校,平行志愿所形成的“馬太效應”都將使其中沒有競爭力的院校最先面臨淘汰的危險。更為致命的是,全國高考人數(shù)繼去年下降30萬人后,今年進一步下降74萬人。雖然廣東高考人數(shù)今年下降屬于正常波動,但教育廳有關人士透露,預計到2015年會出現(xiàn)人數(shù)下降的“拐點”,屆時,在生源下降的大潮中,部分教學質量不高、專業(yè)沒有特色的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可能首先出局。由此可見,當下平行志愿所產生的“馬太效應”,只是將來院校淘汰的加速器已而。
本網站的信息及數(shù)據(jù)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,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,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