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我省實施新課改高考的第一年。全省上下緊緊圍繞省委、省政府創(chuàng)建“平安高考”、“陽光高考”、“溫馨高考”的目標,精心組織,狠抓落實,目前已順利完成了試卷命制、組考、評卷等工作,省招委會已經審定今年的錄取分數(shù)線。現(xiàn)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:
一、基本情況
(一)高考報名情況。全省高考報名人數(shù)共計41.3萬人,比去年減少9.5萬人,減少18.7%??忌藬?shù)的減少,主要原因是全省學齡人口下降,也有因第一年實施新課改高考而導致復讀生減少等因素??忌?,文科類考生17.59萬人,占42.6%,理科類考生21.46萬人,占52.0%,職高類考生2.26萬人,占5.4%;應屆生34.97萬人,占84.65%,往屆6.34萬人,占15.35%。
(二)招生計劃情況。全國共有1527所(去年1460所)普通高等學校計劃在我省招收新生29.15萬人,比去年公布的招生計劃增加0.46萬人,增長1.6%。其中非定向計劃29.15萬人,占99.99%,定向計劃43人,占0.01%;文科類(含藝術、體育)計劃11.28萬人,占38.7%,理科類(含藝術、體育)計劃16.37萬人,占56.2%,職高類計劃1.50萬人,占5.1%;本科計劃14.48萬人,占49.67%,專科計劃14.67萬人,占50.33%;中央部委高校計劃1.84萬人,占6.3%,外省屬高校計劃4.44萬人,占15.2%,省屬高校計劃22.88萬人,占78.5%。加上省里的計劃增投量和錄取過程中高校追加的機動計劃,今年全省高考錄取人數(shù)預計達35萬人,錄取率可超過80%。其中,本科錄取人數(shù)預計達15.8萬人,錄取率預計達38%,有望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。
(三)高考成績情況。為引導中學實施新課改,我們適當調整了今年自主命題試卷的難度。各科目平均分分別為語文92.63分(去年93.23分),外語80.59分(去年73.8分),文科數(shù)學75.05分(去年58.81分),文科綜合159.23分(去年154.12分),理科數(shù)學88.11分(去年70.86分),理科綜合154.88分(去年141.4分)。人均文化成績(高考文化總分+優(yōu)惠分)分別為文科類401.54分(去年375.21分),理科類424.38分(去年385.34分)。文化成績600分以上的考生數(shù)較去年增加較多,今年為9295人(去年為2522人),其中文科類為1619人(去年353人),理科類為7676人(去年2169人)。
二、前段工作情況
(一)自主命題安全平穩(wěn),實現(xiàn)了預期目標。今年,我省自主命題的科目中,屬于全國統(tǒng)一考試的自命題科目為語文、數(shù)學、英語(含聽力)三科(文、理科綜合試題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),屬于省級統(tǒng)一考試的自命題科目為省藝術類專業(yè)考試、職高對口考試以及有關單獨招生考試的所有科目。為做好第一年新課改高考自主命題工作,我們堅持“體現(xiàn)理念、突出特色、平穩(wěn)過渡”的原則,認真組織實施,嚴格質量監(jiān)控,實現(xiàn)了“新”“舊”課程高考的平穩(wěn)過渡,保持了湖南卷的一貫風格,試題體現(xiàn)了新課程“基礎性、多樣性、選擇性、探究性”等要求,與新課程實現(xiàn)了有效對接。在試卷難度設計方面,我們根據(jù)今年招生情況,對試卷的整體難度及其結構難度進行了有效調控,既設置了較多考查考生共同基礎的容易題,又設計了一定的中等難度題和適當?shù)碾y題,以體現(xiàn)高考的選拔功能。考生、社會和評卷專家反映,試題難度結構合理,有較好的信度、效度和區(qū)分度,特別是整體難度的降低,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,達到了更新教育觀念和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目的。此外,在試卷命制、印刷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安全保密方面,我們堅持保密教育和保密措施并重,嚴格管理,嚴防死守,試卷安全保密工作沒出任何疏漏,試卷內容也沒有出現(xiàn)任何政治性、科學性和技術性錯誤。
(二)組考各項措施效果明顯,考試秩序和考風考紀實現(xiàn)根本性好轉。今年高考全省14個市州共設122個考區(qū)、296個考點、14181間考室。從去年起,全省下決心、動真格從嚴整肅考風考紀,今年又進一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,主要是通過全面實施考場安檢、無線通訊屏蔽和監(jiān)測、考生身份證核驗等,嚴防高科技作弊和有組織的代考作弊;通過充分發(fā)揮視頻監(jiān)控和考務平臺的作用,加強對考試現(xiàn)場的實時監(jiān)控,并以此為依據(jù)懲處違規(guī)行為,特別是去年堅決處理了違規(guī)考生和相關責任人,起到了明顯的震懾作用;通過改進隨機編排考號的辦法,建立“陽光監(jiān)考”制度、有獎舉報制度,加大巡考督考和暗訪的工作力度,加強新聞媒體監(jiān)督等,逐步形成了有效的考風考紀監(jiān)督約束機制。從視頻錄像審看、評卷及各方面反饋的情況看,今年全省考試秩序井然,考風考紀良好,組考管理整體水平較往年有了明顯提高,社會反響很好。一是違紀作弊現(xiàn)象大幅減少。今年高考結束后,我們組織58名工作人員對全省14181個考室的視頻監(jiān)控錄像,進行了為期13天的審看。結合錄像審看、各地上報、舉報查處以及評卷中反饋的情況,經按程序一一認定,到目前為止,全省共處理違紀舞弊考生166人,僅占考生總數(shù)的萬分之零點四,較去年大幅度減少。對違規(guī)考生,今年我們堅決依據(jù)教育部18號令和《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規(guī)定》(教學[2010]1號)予以處理,共有80人次被取消單科成績,86人次被取消各科成績,48人被取消下一年參加高考的資格。二是組考行為更加規(guī)范,考試秩序良好。從視頻錄像和巡考督考反饋的情況看,全省各地認真落實各項措施,組考管理規(guī)范化水平明顯提高。尤其是去年受到處理的一些考區(qū)和考點,今年的組考措施更加嚴密,組考過程十分規(guī)范,考風考紀有了很大進步。三是安全防范和服務措施到位,確保了考生順利參考。針對高考期間的洪災及其他突發(fā)情況,各地層層制定和落實防范措施、應急預案,確保了高考的平安順利進行。全省沒有一名考生因災受到影響,沒有發(fā)生一起安全事故。同時,各考區(qū)、考點對組考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特別是對考生的組織和服務作了細致、周到的安排,真正把以考生為本落到了實處。
(三)網上評卷順利完成,成績評定質量得到保證。今年我省所有高考科目(含職高對口招生考試及有關高校單獨招生考試)都實行了網上評卷,共評卷163.2萬份。為確保評卷工作按時、保質完成,我們制定了具體、詳細的工作方案,嚴把評卷教師選聘培訓關,嚴格評卷質量管理,切實做到認真對待每一份試卷,盡最大努力確保評卷質量和安全。在成績公布前,我們又組織對所有考生的成績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查。成績公布后,考生對分數(shù)有疑問的可申請查分。今年考生申請查分時間為6月26日至27日,考生憑準考證、成績通知單到戶口所在地招考部門辦理申請查分手續(xù)。6月28日上午各市州招考部門將申請查分名單匯總上報;6月29日至30日省教育考試院組織專人查分,7月1日公布查分結果。
(四)招生政策和制度不斷規(guī)范,錄取準備基本就緒。今年的高考錄取擬于7月9日至8月25日進行,具體安排已通過各種媒介予以公布。目前,錄取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。今年,我們繼續(xù)堅定不移地執(zhí)行“不點錄”、“不補錄”、“不降分錄取”等政策,全面落實“陽光工程”的措施和要求,努力實現(xiàn)錄取操作制度化、規(guī)范化。一是認真執(zhí)行好今年的招生政策。年初經省招委會審定,我省對相關招生政策和錄取辦法進行了適當調整。我們向社會作了廣泛宣傳,受到了廣大考生和群眾的歡迎。在今年的錄取工作中,我們將不折不扣地貫徹執(zhí)行。二是嚴格錄取管理。我們根據(jù)今年的招生政策和要求,重新修訂了錄取工作方案,將印發(fā)給每個錄取工作人員并向社會公布。今年將繼續(xù)成立錄取現(xiàn)場協(xié)調處置小組,實行集體議事制度,嚴格按制度、按程序辦事。錄取期間,紀檢監(jiān)察部門將進駐錄取現(xiàn)場,并落實有獎舉報制度。高考前我們公布的舉報渠道仍然有效,舉報電話為15074901731、0731-82280492,舉報郵箱為:gkwt@hneao.edu.cn。歡迎考生和群眾就招生錄取問題反映情況、提出意見或舉報,我們將安排專人受理。對考生和群眾舉報及其他方面反映的問題,我們將及時查處,并適時公布相關情況。對經查實并系實名舉報的第一舉報人,將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。對舉報人,我們將按有關規(guī)定予以保護。三是加強咨詢服務指導。今年以來,我們先后組織專人到市州進行政策巡講、印發(fā)宣傳資料、接受媒體訪談等,對今年的政策規(guī)定和相關要求向社會作了廣泛宣傳、解讀。志愿填報期間,我們還將在教育博覽會上進行現(xiàn)場咨詢;各有關中學將組織志愿填報指導日活動。同時,我們將通過電話、短信、網絡等多種媒介,為考生提供成績查詢、志愿填報咨詢和錄取狀態(tài)查詢等全方位的服務。
三、有關事項的說明
1、關于文化單科成績全省前萬分之一考生增加投檔機會的問題。根據(jù)我省新課改高考方案和今年的招生政策,對高考文化科目單科成績位于全省前萬分之一的三本線以上的考生,增加一次投檔機會,即上一本線的單科成績優(yōu)異的考生,在本科一批平行志愿投檔前,按志愿提前投檔一次;上二本、三本線的單科成績優(yōu)異的考生,依次提高一個批次按志愿提前投檔一次。6月26日,我院將在“湖南招生考試信息港(www.hneeb.cn)”上公布文化單科成績位于全省前萬分之一的本科三批(B段)錄取控制分數(shù)線以上的考生名單,請單科成績優(yōu)秀的考生要特別留意。需要強調的是,我們?yōu)閱慰瞥煽儍?yōu)異考生專門增設了志愿,實行單獨填報,提前按專設志愿投檔。符合條件的考生如要利用這一政策,一定要在專設志愿欄填報志愿,并弄清相關政策規(guī)定和要求,特別要了解所報的院校是否認可,以把握好這一機會。
2、關于本科提前批省內院校藝術專業(yè)和有關院校醫(yī)學訂單定向招生的錄取控制分數(shù)線。由于本科提前批省里院校數(shù)量少、計劃少,加上整個提前批藝術類生源流向和錄取規(guī)則比較復雜,難以準確劃定分數(shù)線。前些年實行估分填報志愿,分數(shù)公布后可根據(jù)考生志愿情況準確劃定本科提前批省內院校藝術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。但從去年起實行公布分數(shù)后填報志愿,劃線時沒有考生志愿為依據(jù),無法準確測算。為避免因劃線不準確造成遺留問題,今年仍按去年的做法,即這些專業(yè)類文化和專業(yè)錄取分數(shù)線在志愿匯總后劃定,7月5日前向社會公布。同樣,公布在本科提前批的南華大學和湘南學院免費農村訂單定向醫(yī)學生單獨招生計劃,其錄取分數(shù)線由于公布成績時考生尚未填報志愿,也無法單獨劃定,故也只能在志愿匯總后劃定,將與本科提前批省內院校藝術專業(yè)的錄取分數(shù)線同時公布。
3、關于各批次線下20分以內考生仍有機會被錄取的問題。按照今年的政策規(guī)定,農林、航海、地礦等外省本科院校及在湘高校(含本科院校、高職高專學校)在生源不足時,可以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(shù)線20分內降分投檔,降分投檔以考生填報的最后一次征集志愿為依據(jù)。這與往年有所不同,一是今年生源不足的省內院校均可參與降分投檔,各批次尤其是本科二批至高職專科批次線下20分(高職??圃盒5奶厥鈱I(yè)為30分)以內的考生,若按規(guī)定填報了符合降分錄取政策的院校,還有被錄取的可能;二是降分投檔的志愿依據(jù)由往年第一次填報的志愿改為本科各批次的征集志愿、高職??婆蔚牡诙握骷驹笗r填報的志愿。這就是說,想利用這一政策的考生,一定要密切關注錄取期間各個階段的征集志愿,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準確填報。今年各批次的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分別為:本科一批7月15日,本科二批7月22日,本科三批(A)7月30日,本科三批(B)8月7日,高職??婆谝淮?月19日、第二次8月23日。
4、關于志愿填報的安排及有關要求。今年的志愿填報分兩階段進行:6月26至27日,填報本科提前批志愿;6月28日至7月2日,填報本科一批至高職專科批志愿。對志愿填報,這里強調四點:第一,要準確定位。每一位考生要冷靜客觀地評估自己的條件,特別是高考成績不能僅看分數(shù)的高低、只看分數(shù)的絕對值,還必須認清自己的成績在全省所處的位次,在同層次考生中判斷自己的相對競爭力,以避免志愿填報“過高”或“過低”。特別是600分以上的考生更要準確定位。今年的試題難度較去年有所減小,所以考生成績就水漲船高了。600分以上的考生能上到一本學校,但不一定能上一本好學校,這一定要特別提醒600分以上的考生。第二,要全面掌握信息。包括今年我省招生政策規(guī)定、院校招生計劃和招生章程、近年來各在湘招生院校錄取情況、招生專業(yè)對身體條件的要求等,都要全面了解,并結合自身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、愛好興趣、客觀條件等選擇學校和專業(yè),切不可盲目地追求好學校、“熱”專業(yè)。第三,要掌握規(guī)則,注意填報技巧。要用足用好招生政策,特別是要弄清平行志愿的設計原理、投檔規(guī)則及其作用,充分估計可能出現(xiàn)的各種情況和風險,準確判斷,科學填報,提高志愿命中率。第四,要規(guī)范操作,認真負責地填報。志愿填報是一項具有法律效力的行為,每一位考生都要嚴肅認真地對待,嚴格按規(guī)定、按程序操作,避免漏填、錯填,更不能錯過填報時間。特別是要切記到指定地點打印志愿表,校對無誤后簽字確認,不得委托代填、代簽。網上填報志愿時,考生務必修改初始密碼,并保管好自己的密碼,不要泄露給外人,以防他人篡改志愿。
四、錄取劃線情況
(一)劃線原則
今年我省高考劃線總的要求是:有利于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穩(wěn)定,有利于招生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,有利于高校完成招生計劃和選拔優(yōu)秀人才,有利于遠程網上錄取的順利進行。
(二)劃線情況。根據(jù)劃線原則、招生計劃與考生成績,經省招委會審議通過,劃定了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控制分數(shù)線(詳見附件)。
附件:1.湖南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控制分數(shù)線(一)
本網站的信息及數(shù)據(jù)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,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,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